creative school

台灣教改源於戒嚴解除後社會風氣的開放,至今快三十年了,在一團混亂爭議的煙霧中,我們也曾經輝煌一時,1980年代後電腦工程師刷新了台灣科技的一頁,更撐起了台灣經濟的半邊天,他們是一群由聯考制度篩選出的佼佼者,到現在依舊是我們社會的中流砥柱之一。

這麼棒的制度為什麼要捨棄?是當政者像要標新立異,還是全球化的潮流逼得我們不得不?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教育的演進。

教改是被動下的結果

從古至今每一次的教改都是因為社會變動,人們發現知識不夠或者不再為當代所用而被迫不得不的革新。

西方教育最早有系統且留下紀錄是從古羅馬開始,當時課程已經涵蓋文理科,這套教學指標一直到中世紀仍居主導地位,後來西方進入文藝復興時期,開始導入戲劇、繪畫、運動類科目,到了十八世紀啟蒙運動才有歷史、地理、數學這種現代課程。

到這裡為止,教改可以說緩慢而溫和,也因此歐洲教育的主流一直到十九世紀中葉還是接續文藝復興前的古典課程。

接下來人類發生前所未有的震盪──工業革命,所有人類的一切深刻地劃下一道鴻溝,對於教育這一塊,已經不能再侷限於少數人手中,為了應付工業革命後的勞工需求,必須迅度而大量的提升整體素質。

這波教改就是你我都經歷過的標準化公共教育,一堂課40-50分鐘,上完國文上數學,上完數學換歷史,當時教改之初「平民」對知識的渴求猶如蝗蟲過境,教育變成垂手可能,人生的疑惑、日常的問題都從聽天由命轉而操之在己,更因還沒畢業就有成千上萬的願景,等著將所學運用在實戰工作上,於是我們看到了一篇又一篇為了求學奮不顧身的勵志故事。

一百多年過去了,現在的學生轉而期待下課鐘響,「一代不如一代」則是上一代對下一代的輕蔑與惋惜。

事實上我們正面臨新一波科技的衝擊,電腦網路的世代不需要一模一樣的罐頭,一台電腦連上網路就能創造無限可能,各個領域也大力推廣個人化與客製化的多元服務,健康檢查要量身訂做,理財規劃要專人設計,連生日蛋糕也可以打造獨特風格,沒道理只有教育停留在標準化的規格裡,何況莘莘學子埋首書堆的內容,只要在搜尋引擎輸入關鍵字就能得到解答,而機器學習還以一日千里的速度逼近人腦運作,那麼我們之所以為人的價值還剩什麼?

創新嗎?獨立思考嗎?彈性與適應力嗎?跨領域的整合嗎?...如果你認同前述所有的能力,工業革命下的標準化公共教育就不是我們現在甚至是未來該有的教育藍圖。

過往的輝煌盛世

聯考當然好,但它好在過去的歷史裡。

標準化測驗絕對可以訓練出一批整齊劃一的高素質人才,但問題就出在「標準化」容易執行也就容易模仿,當所有的問題都用一個標準答案框住時,講一遍不會,講十遍、一百遍...即使不明就裡也能反應出正確的作法,那麼你會的我也會,而且我們兩個一樣好,對應到兩國的競爭力,時間成本較低的一方就會勝出,因為他們可以較低廉的薪資提供一樣好的技術。

台灣竹科曾經盛極一時,如今一個個變成血汗工廠,原因錯綜複雜,但我們絕不能忽視這條所帶來的傷害。

這個時代不是在比誰懂得廣記得多,沒有一個單一個人對知識的理解勝過網路資料庫裡儲存的內容,現在每年平均有一百萬個職位從美國現存的企業中消失,新創的公司卻也同時提供三百萬個職缺求才若渴,這些新的工作技巧往往都是最先進的知識應用,光知道學裡還不夠,有時創業家也不知道公司會擺向何方,創新是唯一生存的道路,但創新不是前無古人的新誕生,只要是有價值的原創過程,人類福祉就會跟著進步,地球上的每一份工作也不過是追求每一個人在生心理上過得更舒適。

講到創新,大家的反應大概是:又來了,喊喊口號誰不會!類似的宣導還有創意、創造力...任何觀念只要冠上「創」就可以交差了。

一般對「創」的印象就是跟別人不一樣,不過更重要的是引發創造的動力,也就是對該領域的熱情,放到學校其實就是提升學生的學習慾望,好笑的是,現在的教育制度年級越高中輟的情形也越高,最後坐在教室最大的功用是鍛鍊心智,學習欲望?那是什麼東西?

改變只需要回歸基礎

學習慾望跟天賦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天賦是與生俱來的一種能力,可能是在某個領域比別人得心應手,也可能是在某個領域比別人更快樂,要發掘天賦,非動手做不可

大家都認同,小孩是最有創意的發明家,每一個小孩都喜歡角色扮演跟實際體驗,透過角色扮演,慢慢修正每一個人物的真實運作,隨著經驗的累積與回饋,角色扮演慢慢退居幕後,唯獨實際體驗在任何年齡都是大家最愛不釋手的活動。

到鶯歌看師傅捏陶,你會想坐下來實際體驗,到鹽田看老婦耙鹽,你也想走進去實際體驗,去音樂會聽人家演奏、去戲劇院看別人展演,感動之餘,你幾乎把自己投射在表演者身上,如果可以,誰不想站到台前實際體驗一下?

回歸學校,如果讓學生沒有假設前提下票選最喜歡的科目,所有動到四肢的,包含工藝課、家政課、體育課、童軍課、實驗課...都會名列前茅,這些課程與實際生活連結,看的到摸的到甚至感受的到實際「產出」。

現在歐美教改成功案例都是與現實連結的實際體驗出發,而且大多是從學業成績低落,社經地位較差的學校開始,這些被標準化測驗掃除的學生,僅存的一點熱情寄託在沒有考試或者無法考試的運動、工藝、音樂上。

曾經有一群汽車迷的學生,在課堂中不斷試驗,從保麗龍模型到真正改裝報廢車,每個人在實地操作中與生活發生了連結,知道為什麼要學這個,學這個有什麼好處,最後開著他們的「成品」到美國各地巡迴演講。在這樣的過程,他們學會了各種高科技原理(譬如:動力學、電力學、熱力學)、團隊合作、簡報技巧及溝通能力,當初他們是教育系統最後百分之二十的學生,有的高一時連量尺都不會用,這是非營利組織「心靈之旅」(Minddrive)裡的一個小故事。

這樣的故事不是特例,以《讓天賦發光》書中提到的事蹟,這股力量正在各地蔓延,如果學生認為踢球是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想辦法幫他留在足球隊,如果要抓住學生上音樂課的目光,就把廣告跟遊戲配樂帶進教室,當學生重燃學校的熱情,他會願意有所犧牲,做點有意義的正事:把閱讀念好,作完數學作業。

這些體制外的教學並非摒棄基本的學術基礎,因為任何的學以致用都是跨領域且連續性的深入,才有機會更上一層樓,一個運動員為什麼需要念書?每天練習就好了,但為了精煉技巧,他必須開始了解環境對人體的阻力、人體的構造,甚至瞭解該項運動的歷史以及國家乃至世界各地的看法,才能更加深對它的使命感。而我們最喜歡提的創意,往往就發生在某些技術跟知識有一定程度的理解與熟悉。

教改如果不是修正微調原來的系統,要徹底改變,實作或許是一個契機,從實作可以發現每一個人的天賦,有時也用來修正對自己錯誤的認知,任何的知識都是緣於對現實生活的需求,那麼就應該讓學習的內容連結到現實的世界。

 

所有的改革都是痛苦而艱難的,依照《讓天賦發光》的成功案例,每一個教育體系的人,校長、老師、有志之士、熱心義工無不犧牲奉獻,以現在對教育人士的待遇及所賦予的權力,只有犧牲才有機會讓天賦發光,這些人有的以校為家,有的沒有家庭;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我們無法是個先鋒者,當聖火傳到你手中時,也請不要澆熄它。

我們都不希望攸關自我的切身問題:「你的興趣是什麼?」、「你真正喜歡的是什麼?」、「你知道自己的專長在哪?」變成一個模凌兩可又迷惘的千古難題,年輕學子也許還不那麼確定,但幫助他們至少保有對世上某一領域很有意思的火花。

我們都有下一代,這不關乎你的小孩還是我的小孩,他們是國家的未來,讓天賦發光深植到每一個人的ㄎ心理,世界就真的會亮起來。

 

※刊登關鍵評論網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280311/

延伸閱讀

【陶冶性情】教育不是我想的那樣,「異數」的震撼 

 

上臉書,輕鬆聊

arrow
arrow

    野馬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