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晚上,是週間難得的煮飯休假日,在等待爸爸買晚飯回家的同時,我們母子三人悠閒地在遊戲間玩家家酒,而且今天我們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角色扮演。
爸媽變小孩,小孩變爸媽。
我分配到的角色是一歲半的弟弟,Devin是爸爸,Owain是媽媽,阿湯是去上學還沒回家的哥哥。
原本我只是想偷懶賴在沙發上,結果這個遊戲不僅逗趣還深具孩子對家庭的意義。
由於假爸爸配上的是一個幾乎我行我素的假媽媽,因此Devin時常父兼母職,忙著上班,回家又趕著煮飯,假日帶我們出去玩,還要規勸假媽媽回家,因為假媽媽時常忘我地攀在溜滑梯旁邊神遊。
「媽媽,我們要回家了,太陽下山了。」Devin拉著他老婆。
「$%@*....唔....%@啊...」假媽媽Owain解釋著不要離開的理由。
「哎!你的媽媽包去哪了?」Devin與他老婆四目相接認真地問著。
「喔....喔!」假媽媽比劃一下給了點提示後,突然受到不知名的感召,坐上他的餔餔車自己開回家了。
辛苦的爸爸終於找到遺落在角落的媽媽包,趕緊回來照顧他的小孩就是我,輕撫我的臉頰說「謝謝你等爸爸。」
「我很乖坐在車上,都沒有哭哭。」這句台詞是要讓Devin知道什麼叫模範小孩。
晚餐時間夫妻倆在廚房忙進忙出,有時意見相左Devin想出手打弟弟時,我只要輕輕說「齁...哪有人家爸爸打媽媽的。」
Devin總是不好意思地笑著,然後把手縮回去揹在後面,比起之前,我每每都要理智斷線地請他暫時離開弟弟一公尺冷靜時,真是天壤之別。
我還故意打翻碗盤,Devin又急急忙忙的擦地板換食物。
等到洗澡,Devin要我站好,但他的高度只能抹到我的大腿,他又去搬椅子來幫我抹上半部。
接著還有床邊故事,連講三本:「要不要」、「菲菲生氣了」、「小雞逛遊樂園」,我都不知道原來他可以自己講完一本書了,當然有時是以他自己的特殊邏輯,譬如要不要小朋友明明是去隔壁村找果斷爺爺,變成去找朋友玩骰子,一丟骰子就決定回家了.......
最後,Devin唱著外婆橋,要我眼睛閉上,結束一天的行程,這樣的戲碼來來回回經過了三次,直到阿湯回家,歷時一個半小時。
至於我們的假媽媽,偶而也是有跟上劇本,一起吃飯,幫忙打掃,然後....突然想到要去遊樂園溜個三圈溜滑梯再回來,而且從不錯過睡覺時間跟起床早餐,也算是有始有終啦。
陪玩難得如此輕鬆,大部分時間我都傻楞楞地扮演一歲半的娃兒,只見小犬們忙得團團轉煞有其事地操持家計,尤其他們夫妻倆的對話,我都必須把臉埋在書裡偷笑。
「媽媽,吃完飯了,一起來clean up!」
「好!」Owain總是爽快答應,接著開餔餔車走了,其實「好」只是Owain的口頭禪,十次「好」有八次不見人影,Devin摸摸鼻子只好自己收拾殘局。
這次遊戲讓我看到許多微妙的互動,特別是夫妻之間,孩子對於夫妻的概念完全來自爸媽日常的相處,好在我們並沒有什麼脫序的行為,因此對Devin來說,爸媽不能打架搶東西,媽媽無法完成的家務,爸爸會替代上陣,是一個互相扶持的概念。
親子互動也顯露無遺,平常我們怎麼對他,他就怎麼模仿,在我打翻飯菜時,他不會責備,在我自己吃飯時,他會說好棒!小朋友自己吃飯,其實他自己心裡明白什麼是乖小孩的行為表現,至於為什麼他沒有照著範本做,那真是考倒我了。
以前角色扮演,我沒有涉入其中,看到的是一個單向建構的世界,所有劇本由Devin一手包辦,要太陽從西邊升起,只要反轉轉盤就可以達成。
當我一起走入這個虛擬世界時,一股強大的力量開始與他角力,慢慢地會透視出孩子對家中每一個人的定位,令人欣慰的是,他演出的這個家是溫暖而互助的,角色扮演本來就是諮商輔導的一個技巧,雖然我們不嚴謹也不是在治療,但只少反應出一個非常真實的家的鏡像投射。
常常我們以為是上對下的在育兒,然而更多時候,在協同與陪伴時,他們洩露出更多深層的啟示。
※本文刊登親子就醬玩 http://www.kidsplay.com.tw/family/content/812#.VYmB3_lViko
延伸閱讀
【稚兒痞趣】爸媽,請大膽留一份給自己 ─ 獲親子就醬玩刊登轉載
留言列表